李昌禹 黃東陽
  長安居,大不易。
  透過都市的玻璃幕牆眺望故鄉那片熱土,常常有幾分惆悵與無奈。外來務工者、大學畢業生……“漂”在城市的年輕人為了站穩腳跟,使出渾身解數。有人最終融入,有人被迫逃離,而更多的人,還在搖擺中浮沉。堅守,還是回鄉?每一次抉擇背後,都是無數次的焦慮與糾結。
  在北京,截至2013年底,常住人口已達2114.8萬人,其中外來常住人口802.7萬。這是一個龐大而又特殊的群體。他們算是北京人,還是外地人?有時候,他們自己也有點迷失。
  北京夢,夢多艱
  在北京的每一條街區,幾乎都工作和居住著來自全國各地、懷揣著“北京夢”的年輕人,老家江西的小陳就是其中之一。
  小陳三年前畢業於江西一所普通的二本學校,學的專業是廣告學,現在在北京一家廣告策劃公司工作。談到自己當初為何選擇來北京發展,小陳覺得學這個專業,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機會更多,發展空間也更大。她當時也關註過南昌的一些廣告公司,經過比較,還是決定隻身來到北京,追尋自己的夢想。
  剛來到北京,這個年輕女孩也跟其他年輕人一樣,對這座現代化又神秘的城市憧憬又好奇,“就像歌里唱的那樣:‘北京的高樓大廈,最初讓我瘋狂,半夜走在長安街上,心裡也覺得特爽。’”到這一年北京降下第一場雪的時候,這個初來乍到的南方女孩更是興奮異常,興高采烈地拉著同事在故宮裡玩了整整一天。“那個時候,我真的覺得這座城市就安放著我的夢想,它就是我的歸宿。”小陳說。
  但夢想滿滿並不代表生活就會輕鬆:來到北京以後,小陳一開始租住的房間只有6平方米,僅夠放下一張床和一個小衣櫃;租住的地方離公司也很遠,每天上下班在公交和地鐵上就要花費3個小時;剛一入職時每月收入不足3000元,扣除房租和生活費,基本很難有結餘。工作中也有不順利的地方:由於公司里北方的同事居多,大家在飲食習慣、口音等方面都有不同,一開始很難融入;工作壓力也很大,每次上交提案之前幾乎都要通宵加班。初來北京就與艱苦的生活為伴,小陳逐漸感覺到“北京夢”的艱難。
  這裡不是我的家
  夢想都是唯美的,但夢想實現的道路並不平坦。經歷了最初的激情後,小陳開始在融入北京的過程中遭遇越來越多的困難。
  兩年前,小陳的男朋友也“追隨”她一起來到了北京,在一家國學培訓機構當老師。進入兩人生活之後,在北京生活的艱難也進一步凸顯了出來。“最初男友和我都想一直留在北京發展,在北京扎根,但這對於我們來說實在太難了。”小陳說。
  小陳首先擔心的是買房問題,在多數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買房置業是成家的基本前提,但只依靠他們兩人的收入,在北京買房無異於天方夜譚。此外,戶口問題也一直困擾著他們。“父母沒有戶口,以後有了孩子也不能在北京落戶,到時全家就都成了‘北漂’了。”小陳略帶苦澀地說。
  隨著離家時間越來越長,小陳對家鄉和父母的思念也變得越來越深。來北京之前,小陳從沒有離開家這麼遠,讀大學更是沒有出省,現在卻只能每年春節時才回家待上一周左右。小陳回憶起每次給家裡打電話時的感受,“聽到爸媽的聲音,聽他們聊起家鄉的變化,突然感覺沒有父母在身邊,特別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
  網上曾流傳一篇文章,題目叫“Home= Family+ House”。“Family”指代“家庭”,“House”則指代“房子”。小陳說,她和男友這樣的情況,父母又都不在身旁,買房更是沒有可能,想在北京擁有一個家(Home)也就只能是一種奢望了。
  高企的房價、文化的差異、對家鄉的眷戀以及種種政策限制讓小陳這樣的年輕人感到很難融入這座城市,對北京產生歸屬感。青春無悔的付出似乎並沒有換來這座城市“投桃報李”的回應。這讓小陳們越來越對自己在城市中的位置感到困惑。對小陳來說,雖然一直生活、工作在北京,“但從沒感覺過是北京人,沒感覺這裡就是自己的家。”
  “北京有天安門、頤和園、長城,但這絕不是北京的全部。我不願像來北京旅游的人一樣,只作一個過客。”小陳說。
  有夢哪裡都可安放
  而對於那些剛剛在這個城市立住腳的年輕人來說,接下來的也並不是一帆風順。
  與小陳同齡的小金,前年通過“國考”從江蘇省一個小地方千里迢迢來到北京,在某國家部委工作。北京戶口、工作穩定體面,這曾經是自己和身邊的朋友都夢寐以求的,但在北京生活了兩年,他卻越來越懷念江蘇老家,“如果不是父母覺得我太折騰,我早就捲鋪蓋回家了。”小金說。
  房子、車子的壓力是一方面,糟糕的空氣、繁忙而程式化的工作也讓人厭倦。更重要的是,那些他最看重的東西如今都難在身邊尋覓——“死忠”的朋友、悠閑的生活方式、想起就垂涎的母親親手作的家鄉菜。“有時候下班一個人回到家,感到很孤獨,會想來大城市生活究竟是為了什麼。”小金說。
  有時候,小金常常在朋友圈緬懷在江蘇農村老家的時光——那裡還像一個發展相對緩慢的前現代社會,大家都很相熟,每個人好像都有固定的行為準則,都清楚自己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不像在大城市這般嘈雜。
  小陳也有些動搖。今年夏天,小陳的一位同事回到老家,自己成立了一家廣告公司,幾天前給小陳發來微信,說今年農曆臘月就要結婚了。“最近兩年,我的同事、朋友里離開北京,回到老家的越來越多,爸媽有時給我打電話,也會提到這件事。”小陳說。“看到回到老家的同事、朋友在微信朋友圈裡曬出來的幸福,我和男友也開始動搖了。”
  最近一段時間起,小陳開始和男友商量起回家創業的事情,他們也籌划著成立一家自己的小公司,每個星期都抽出時間和父母一起團聚。“我原來一直覺得只有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才能安放自己的夢想,但現在越來越感到,只要有夢,哪裡都可以安放。”小陳說。
(原標題:堅守,還是返鄉?(青春熱線·關註青年焦慮現象④))
編輯:SN18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83whep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